第四章:合纵连横 五(2/6)

作品:《决战1984
决战1984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气候因素均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但是2月19日中国军队还是占领老街,3月2日攻克高平,3月4日夷平谅山,一举控制了越南境内纵深30到50公里范围内的20座城镇。

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之下,黎笋只能将前线军事指挥权移交给苏联军事指挥顾问团团长—苏联国防部第一副总监奥巴图罗夫大将。因为只有依靠从莫斯科军区经第比利斯空运来一个由68人组成的通讯连,苏联军事顾问团和越军总参谋部才嫩够依靠安全可靠的通讯联络,通过已下到前线的苏联顾问掌握住战区部队,下达战斗指令。

而为了保卫河内,越南军队不得不星夜用火车和安—12型军用运输机从柬埔寨撤回一个军的兵力。而正是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之下,越南南方西部高原山区成立了福尔洛民族阵线反政府武装;撤到泰柬边境的柬埔寨民主党6个师又重新集结进行反攻;而在象山山脉和柬埔寨南方的磅逊港,波尔布特的部队也同样死灰复燃。

虽然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便宣布“有组织有计划的”的撤军,到3月18日在越南境内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但是对于黎笋和越南政府而言,战争却远未结束。虽然河内可以大言不惭的宣布是自己打败的“入侵者”,毕竟中国军人的流血牺牲并未打开河内的城门,甚至没有夺走一寸越南的领土。但是黎笋政府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经过兵火的浩劫,越南北部短期之内没有一座城市具备成为北上进攻中国前进基地的能力,甚至在未来的战争之中也很可能是无法设防的。

也正因为如此,越南一方面必须将更多的精锐部队留驻国内,而无法向柬埔寨、老挝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扩张去建立什么“印支联邦”。更必须将防线前推,夺取中越边境战略位置险要的老山、者阴山和法卡山以作为己方国土的前哨和要塞。但是正是这些山峦,最终成为了流尽越南士兵鲜血的“伤心岭”。就在不到半个月之前,苏联驻越南总军事顾问—克利夫达上将与越南国防部、越北二军区连续几天召开秘密会议,指定了代号为“84--北光”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其实并没有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无非是从河内、老街、高平、凉山等地所驻守的精锐之师—316师、356师、1师、炮三师、炮18旅、特工团、坦克团、工兵团等单位调集8个团,共18000余人的兵力,在周密的准备和实兵协同演练之后,于1984年7月12日向中国军队所控制老山地区发起大规模全线进攻,一举夺回这一战略制高点。

事过境迁,连黎笋自己也说不清楚,一向自诩“知兵”的他为什么会草率的批注这一以计划指定地—河口省北光村命名的疯狂计划。因为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个计划不但充满了苏联式的教条和疯狂,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动员如此庞大的兵力即便夺取了老山地区然后怎么办?越南军队不可能以8个精锐团级作战单位在老山坚守,狭窄的地形也无法将如此之多的部队有效的展开。那么即使侥幸进攻得手,部队也会在山顶成为中国军队猛烈炮火下的牺牲品。

但是事实上这一计划最终还是实施了。应该说越南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还是值得嘉许的。在总攻之前,中国军队曾以两个炮连在阵地前300米处进行火力侦察,两轮炮击,当场便击毙越南军队尖刀突击队两名营长,一线部队伤亡惨重,但越南陆军轻伤员无一呻吟,重伤员致死不动,失去指挥的部队蛰伏如前,不慌乱,不暴露,无线电静默,纪律和素质令人敬佩,颇有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之精神传统。

但是最初的进攻虽然打了中国老山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对方很快便集中老山地区所有炮群,甚至其师属坦克营也一字排开,展开火力封锁,以空前强大的火力阻断了进攻方的后续梯队,仅在阵地前沿300米一线,便组成3道火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