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长空死斗 四(2/5)

作品:《决战1984
决战1984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民防空系统等五大部分组成。而其中又以情报预警系统为根本。只有拥有了超远程、多高层、全纵深的探测能力,才能为最高统帅部和防空作战体系的提供准确的情报与预警。而这一部分正是中国空军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

从二战之中的“大列颠空战”开始,雷达便是防空作战之中地面情报预警系统的核心。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52组建第一个雷达团以来,雷达兵便一直以团为最高战役编成,一个雷达团通常装备十多部至数十部形形色色的雷达,负责保障一个独立方向的对空警戒和引导任务。在战云密布的整个“三北”地区,中国空军部署了全国几乎三分之一以上的雷达团。

中国空军雷达团的编制依防区面积大小和任务而灵活配置,按任务性质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配属机场的雷达连,主要负责保障机场飞行,包括过往起降的飞机。机场雷达连往往是一个雷达团装备最差的连队,最早装备的是314乙或314甲雷达,这种雷达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米波雷达,十分陈旧,探测距离不到200公里,而且准确性十分差,大约误差总在2到3公里、3到4度,编队飞行是看不出来的,一分钟只能看三点,不过保障飞行任务,基本还能胜任,是当时装备机场的主要雷达。虽然这两种雷达已经开始被淘汰,换成性能更好的513、514雷达,但这两种雷达也是米波雷达,513配有高低天线,可兼顾高低目标的探测,是当时较先进的雷达,后者的探测距离更远一些,还可初测目标的高度,但这两种雷达的探测精度依然较差,距离误差在1公里左右,方向误差在2到3度。

第二部分是警戒雷达分队,主要负责对空警戒任务,他们多驻在高山峻岭之上,其装备比机场雷达要好一些,主要装402、403、406、407、408等雷达,这些雷达除402、403是分米波雷达外,其他都是米波雷达,大体都是50年代未、60年代中期前开始装备部队的,技术在当时还算先进,探测距离也比较远,大约在300到400公里。但探测精度较差,方位误差在2到3度,距离误差1.5到2公里。

一些担负特殊任务的雷达团还装备了7705甲、7705乙、4511等远程雷达。这个群体的数量最为庞大,是雷达团的主力,他们分布在防区四周,形成首尾相连、左右重叠的绵密的雷达对空监视网,负责防区范围的对空监视任务。后陆续换装了571、581雷达。这两种雷达是分米波雷达,探测距离略近,但精度较高,还可担负辅助引导任务,与前面的雷达形成性能上的互补,所以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

第三部分,则是雷达团的核心力量—引导雷达连,数量最少,通常一个雷达团不过1到2个连。主要装备是从苏联进口的п-20、п-30、п-35型雷达,这些雷达均是厘米波雷达。1956年,为对付日益突出的台湾空军的袭扰战,我国从苏联引进了20多部п-20三座标雷达,之后又陆续进口了一些п-30、п-35雷达。п-20和п-30性能差不多,只是在探测精度和距离上п-30略好些,但这两种雷达有个缺点,即测高高度只能达到15000左右,所以还需配备专用的843测高雷达,这种雷达的天线是上下摆动,被部队习惯性称为“点头哈腰”。п-35雷达性能更先进一些,探测距离和测高高度都比前两者有较大提高,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三座标雷达,但由于数量较少,仅限于装备北方重点地区。这三种雷达探测距离远,方位和距离误差均在0.5公里(度)以内,是当时较为先进的雷达。但是由于数量稀少,一个重点防区雷达团往往也能装备两部三座标雷达,一部是п-20,一部是п-30,分布在两个基点上,构成相互支撑的防空引导点。由于使用频率较高,进口元件保障较困难,时常影响任务的执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